关于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建设运营有关问题的思考
2015-09-21 08:49:47 来源: 作者:
关于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建设运营有关问题的思考 长沙市商务局 文解亮
关于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建设运营有关问题的思考
长沙市商务局 文解亮
2015年8月18日
今年7月30日,省委副书记、省长杜家毫来长沙实地调研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建设,提出要加快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建设,着力打造国际知名会展品牌,努力把长沙建成中部会展高地。我们认为,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将大力提升省会城市长沙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通过会展搭台,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因而引领全省开放型经济的大发展,推动湖南省经济总量的增长提速和经济质量的全面提升。明年年底长沙国际会展中心一期展馆将竣工并投入使用,对于如何建立专业运营管理队伍,引进和打造品牌展会,真正发挥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对湖南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产业聚集效应的平台和引领作用,我个人进行了一些粗浅的研究分析,现将一些想法汇报如下。
一. 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建设情况
长沙国际会展中心位于长沙县黄兴镇,规划为复合功能区、核心发展区和综合配套区,室内展厅面积约17万平方米,室外展区面积10万平方米左右。会展中心主体建筑呈方形布局,设12个单层展馆、2个登陆厅及连廊,展览面积约26万平方米,可提供8600多个展位。其中场馆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包括北登陆厅、内廊及北面8个展厅,计划于2016年底竣工并投入运营。
项目定位为设施先进、功能配套、立足湖南、服务全国、对接全球、国内一流、世界先进的集展览中心、会议中心、商务中心、购物中心、娱乐中心和接待中心于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其核心发展区总面积约18平方公里,以会展业为引擎,大力发展相关现代服务业。复合功能区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沿以高铁站为端点的城市东西向轴线打造会展中心场馆,在轴线南北分别布置核心展馆及五星级酒店、文化娱乐、商务旅游等服务设施。国际会展中心场馆占地面积800多亩,综合考虑展览、会议、配套设施的功能配比,场地规划针对会展业“高强度、瞬时性”和人流、物流“大进大出、快进快出”的特点,组织交通流线、建筑设计充分体现生态、节能理念,并汇聚建筑艺术和现代科技于一体,使其成为长沙黄黎城市副中心的形象门户及城市地标。项目紧邻黄花国际机场、长沙高铁南站、京港澳高速公路以及长沙中低速磁浮轨道交通、地铁2号线和4号线,是长沙未来重点发展区域。
项目采取“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模式,省政府给予指导和扶助,目前成立了由省政府的三湘集团公司、上海陆家嘴集团公司和长沙城投集团组建的合资公司具体承担项目建设组织、实施的责任。自2012年8月7日省政府常务会议正式确定选址长沙县黄兴镇建设长沙国际会展中心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国际会展中心建设工作,设立了湖南省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省长任组长,主管商务会展副省长任副组长,并在省商务厅设立省长沙市国际会展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协调项目建设规划、国土、招商、拆迁及配套设施建设、政策支持等方面工作。
二. 当前会展业态和管理运营的新形势和机遇
会展经济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城市发展和市场主体带来经济社会效益的经济活动。进入2015年以来,世界经济缓慢恢复,但需求依然疲软,给全球会展业带来一定影响,预计全年我国展览业将在保持低速增长的同时进行优化和组合,新兴产业、高附加值行业展会将进一步提高,中西部地区展览业得到更多关注和发展空间;展览业现代化进程加快,网上成交、电子商务成为实体展的重要组成,APP、O2O等手段继续在展览平台上广泛运用;世界展览业“东移”趋势明显,进入“新常态”后,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的展览市场越来越令世界展览业瞩目。湖南处于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中部地区,是新型的高铁枢纽城市。长沙作为二线城市,会展成本较低,我市在场馆建设、国际航班、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物流运输、扶持政策等力度空前,办展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加上新建了中部地区最大最新的会展中心,湖南必将迎来会展业发展的新机遇。
新的长沙国际会展中心迎来会展新机遇,有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长沙雄厚的产业基础。一是具有完善的立体交通网络。长沙国际会展中心紧邻黄花国际机场、长沙高铁南站、京港澳高速公路以及长沙中低速磁浮轨道交通、地铁2号线和4号线,交通极为方便。二是长沙开放型经济初具雏形。全市有包括保税物流中心(B型)、海关监管点及公用保税仓等在内的8个口岸平台,进出口市场覆盖167个国家和地区。长沙霞凝港是全国28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已开通10条国际航线。长沙已开通至香港、台中、首尔、新加坡、欧洲法兰克福等地10条定期国际(地区)航线和至澳门、釜山、大邱、曼谷等地的20余条包机航班,至美国、俄罗斯的国际航线即将开通。 铁路货运开通了长沙至深圳(广州)的“五定班列”,水运方面已开通长沙霞凝港至上海港的“五定班轮”, 即将开通长沙经新疆到达欧洲的“湘新欧”国际货运专列,长沙至香港的全货运包机将于年内开通。三是支持政策逐步配套。省委省政府把会展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新的经济增长点,2013年还编制了《会展业发展规划2013-2020》,提出将湖南建成会展大省,将长株潭地区建成中南地区会展核心城市群,将长沙建成全国一流会展城市,每年从全省现代服务业发展资金中拿出一部分支持国际会展中心展馆建设和鼓励展览业发展;长沙出台了《关于加快长沙会展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长沙市会展业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政策文件,并建立了长沙市会展项目扶持资金。四是产业蓬勃发展对大型和专业会展产生强大需求。2014年长沙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824.81亿元,人均GDP达107,020.6元(折合美元17,489.9元)。据专家研究,城市的人均GDP进入一万美元阶段,服务业将占据城市产业的主要地位,会展旅游、信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经营管理咨询业等新兴服务业将强劲发展。目前长沙业已形成现代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茶叶和食品、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电子信息、文化创意、新材料、烟花鞭炮等支柱产业,对大型展览场地需求尤为迫切。
长沙国际会展中心一展雄姿,完全刷新了湖南会展场馆小散差的格局。第一,拥有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软硬件设施。湖南省原有会展场馆设施虽然家数不少但展览面积偏小、配套设施落后,成为制约湖南现代会展业发展的重大瓶颈。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建成后,规模超越了武汉新博览中心和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在中部地区展览面积居于首位。第二,实施多功能、多层次的发展战略。围绕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将建设长沙会展新城,周边全部配套建设商贸、物流、旅游、文化创意、综合保税区等项目。
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将成为展商的首选场馆。全省展览和会议长沙占有六成市场。2014年全省共举办669个会议和展览,较去年增加94个,其中省内大型展会318个,增加58个;全国性和国际性会议241个,增加19个;全省举办重大节会110个,增加17个。省会318个大型会展中,长沙就举办了163个,比去年办展数量增加了28个,所占比重高达60.69%。随着长沙国际会展中心投入使用,可以预见,更多的国内外会展主办方将会选择在崭新的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办展开会,既有完美配套的设施和方便的交通便利确保会展成功,又可获得可靠的经济效益。
三. 长沙国际会展中心管理运营的建议
1.关于长沙国际会展中心的管理运营模式
目前会展中心存在三种主要经营管理方式:一是企业投资建设经营管理,由于会展中心投资巨大,使用率低,收回投资成本周期长,会展业早期私企很少自建场馆。我国的民营企业就投资兴建了一批会展中心,如深圳华南城国际会展中心、重庆国际会展中心、青岛银海海星国际会展中心等。会展中心建成后,投资方设立经营部门或者会展中心经营管理公司负责会展中心的经营管理。二是投资方与专业公司合作经营管理模式,指建设方在会展中心建成后,与专业的会展中心经营管理企业成立企业,共同承担会展中心的经营管理。如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SNIEC)由上海陆家嘴展览发展有限公司与德国展览集团国际有限公司(成员包括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 德国杜塞尔多夫博览会有限公司/ 德国慕尼黑国际展览中心有限公司)联合投资建造,国家会议中心(上海) 由中国对外贸易中心(集团)和上海东浩兰生国际服务贸易(集团)有限公司组成的上海博览会有限责任公司管理运营。公司享受政府给予的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政府主办的会展优先由合资公司承办,经营过程中企业享受税收优惠,企业发展过程中政府为企业融资等提供帮助。三是托管式经营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是投资方与受托方就管理事项签订合同,委托管理公司负责会展中心的日常业务经营和管理,管理公司在委托期限内获得固定收益或按经营实际收入的固定比例获得收益。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是由香港展览会议场地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与上海国际展览中心有限公司成立的合资公司负责经营管理。 武汉国际博览中心武汉市投资建成后,其现代化展馆由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经营管理团队接管。我国香港的会展中心主要是由政府投入土地和资金建设的,建成后由贸发局代为业主,选聘私人企业经营管理会展中心,并根据合同规定由管理公司按场馆出租和餐饮经营收入的5---10%上缴贸发局作为承包费用。第三种模式在经营方式上与第二种基本相同,都是以场地的出租为主要的收入来源。这种模式下的会展中心经营管理企业的业务一般都包括场地出租和配套商贸服务等。建议长沙国际会展中心采用第二第三两种方式之一。
2.关于会展管理团队和人才问题。会展活动需要多种类型专业人才的配合,如会展经营管理人才、会展活动总体策划与市场推广的人才、会展活动提供专项服务的人才和会展教育研究人才等。现在应该着手建立长沙国际会展中心运营管理的人才战略。要向香港、德国、美国等会展发达城市、国家取经,进行机制创新构思出一套集会展营销、会展策划、会展运营、会展工程、会展商务于一体的“长沙国展”特色模式。为了更好地服务主办方和参展商,提高服务质量、丰富服务内容,建议引入德国、英国、美国等大型跨国的展览工程公司的先进设计和服务理念,成立了专门的展览工程公司,积极开拓来展的主场搭建及特装业务,为展会主办方、参展商提供专业的一揽子展会服务。要敢于和善于吸纳培养人才加盟长沙国际会展中心的运营管理团队。一方面通过在招选,吸纳海内外的会展管理服务英才,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国际合作的形式进行人才培养,让国际会展中心管理团队跟国外高等教育机构、相关国际组织及著名会展企业合作,招聘吸引国外高素质会展专业师资人才来讲学,加强与国外会展业的交流与沟通。湖南省会展人才主要缺乏高端创意策划人员和技术类人才。目前长沙只有4所高职院校、3所本科院校开设会展专业。其中长沙商贸旅游职业学院是我省首个开办了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 要充分利用我省高校教育资源优势,在高校设立专业,优先培养企业真正大量需要的展台搭建、展品运输、接待、咨询等操作性实用人才 ,同时加大培养国际复合型会展人才的力度。
3.关于招商招展国际化问题。作为新的大型会展中心,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尤其要高起点发展,走国际化道路,一方面要与国际著名展会品牌联手,另一方面要取得国际展览协会(UFI)认证。UFI认证国际展会极其严格,有四个条件:连续举办3年以上、至少2万平米的展出面积,至少20%的国外参展商,至少4%的海外观众。首先要一套严密可行的招展方案,内容要详实细致,其次在招展过程中国际展商的邀请工作要流程化,通常主办单位通过各国使馆驻华商务办、驻华贸易代表以及相关协会、行业机构组织国际展商参展;再次,国际展商和主办单位共同遵守展会有关规定,最后主办单位要树立以参展商为中心、为参展商服务的思想。目前,国内影响较大的跨国展览公司主要来自英国和德国两派,“英派”以励展博览集团、英富曼集团、亚洲博闻(UBM)、英国国际贸易与展览公司(ITE)以及塔苏斯集团等为主,“德派”在中国数量较大,包括汉诺威展览公司、杜塞尔多夫展览公司、慕尼黑展览公司、纽伦堡环球展览公司、法兰克福展览公司、克隆展览公司、埃森展览公司、斯替加特展览公司。他们拥有国际资源调动如国际展商、国际观众的邀请方面的国内主办方所不具备的先天优势,在北京、上海、成都、武汉等城市设立了办事机构。从现在开始,省商务部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建设公司要重点拜访上述跨国展览公司,将长沙国际会展中心纳入跨国展览服务生的全球布局,加速湖南会展产业的国际化进程。
4.关于打造品牌展会问题。品牌展会是指具有一定规模能代表行业性的展会,具有四大基本特征:一是在一定区域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较大的影响力; 二是具有明显的成效; 三是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预见性,有明确的市场和专业观众; 四是具有规范的服务和完善的功能; 虽然我国现已具备了多个经UFI认证的品牌展会,但是品牌展会的基础比较薄弱,真正能与国际品牌展会竞争的寥寥无几。在德国,通常一个行业只有一到两个展会,虽然数目不多,但质量和利润都是中国国内展会无法企及的。作为省会城市和中部地区工业新城、旅游名城和历史文化古城,我市打造品牌展会,定位是关键,而且是结合我市特色定位。为了更有效地培育湖南和长沙本土展会,还要在行业内部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对现有展会进行分类和整合,逐步推动其朝向品牌展会发展。对于已经做大的、有较高知名度的展会如农博会、矿物宝石博览会、工程机械及配件博览会等,需要引进国际资源,促使其进一步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向顶级的品牌展会发展。对于中小型展会如房交会、医疗器械展、建材家居展、烟花爆竹展等,会展组织者要尽可能整合资源进行联合配对,加强这类展会的营销管理、人才培训和服务保障工作,开辟一条新的品牌展会建设之路,以免造成重复办展、多头办展、无序恶性竞争。
根据品牌化、国际化的发展导向,对比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开馆以来的运营情况,结合湖南省的宏微观环境、区位优势以及长沙国际会展中心的实际情况,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应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的梯度化展会品牌发展战略。我们重点打造的品牌会展是科技创新型会展(如中国长沙国际工程机械配套件博览会、中国长沙国际水利机械暨环境建设机械展、中国(湖南)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会、湖南国际工业自动化及智能机器人展览会、中国长沙国际动漫游戏嘉年华、国际安全科技及保安产品展览会等)和健康、家居类展览(如湖南国际美容及美发用品展览会、湖南国际医药保健产业博览会、中国(湖南)养老产业博览会、国际时尚家居用品及礼品、工艺品展等)以及工业类展览(以湖南国际矿物宝石博览会为例,结合长沙地方特色、承接国家级国际专业展会,促进科教、科普与文化的交流)会展。
5.构建国内外会议目的地。会议产业对于发展经济产生的巨大价值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一个成功的会议产业对于湖南省的社会经济发展的蓝图会起到战略性的作用。国际大会和会议协会(ICCA) 已将中国列入未来发展的重要市场。随着长沙国际会展中心的建成、湖南办会能力不断加强、会议环境不断优化、接待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开放度的不断扩大,湖南发展会议产业也将迎来新的商机。作为中国中部地区规模最大的会展综合体,长沙国际会展中心一方面不断完善会议设施硬件,一方面要引进培养会议业人才队伍,组建会议业管理服务团队提升会议业服务水平,同时聚焦会议细分市场,结合湖南和长沙历史文化、产业发展、教育科技、生态旅游、节能创新等特色,争取此类主题会议来长沙国际会展中心举办。要践行顾客至上的服务理念,贴近顾客需求来设计会议产品与服务,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完整的会议解决方案,并与业界同仁深度交流合作,打造会议产业链最重要一环。长沙要力争加入全球最佳会议城市联盟(Bestcities Global Alliance)。该联盟是国际知名的会议城市合作组织,成立12年来为会议城市在品牌创建、标准化服务体系的建立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要建立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全国会议市场库和会议精英力量库,拓展国际会展申办渠道,借力借智定向招展引会并提升长沙承接会议活动的国际化服务品质。可以借鉴成都的经验,可以组织长沙本地的酒店与会议市场买家进行沟通,类似于会议场地及服务供应的"采购订货会",就是为给整个会议市场产业链上的酒店企业搭建无间隙的沟通交流平台,推动整个会议市场的发展,为长沙会议产业“开源聚流”提速,争取更多国际会展项目落户长沙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推动产业倍增,提升长沙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另外,长沙国际会展中心要遵循国际会议组织的通常做法,应该联合湖南的旅游、航空、广电等部门,以最好的服务水准,向国内外会议组织者表明,长沙国际会展中心有能力将国际国内会议项目承办好,给对方以足够的信心。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建成运行,无疑是长沙成为未来国内外会议的目的地城市的坚强利器。
上一篇: 从三一并购案看如何应对美国国家安全审查
下一篇:工信部等18部门启动小微企业政策宣传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