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湖湘文化之利 扬主导产业之势努力把长沙打造成为中部会展高地
2016-10-25 15:40:45 来源: 作者:
融湖湘文化之利 扬主导产业之势努力把长沙打造成为中部会展高地 近年来,长沙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支持会
融湖湘文化之利 扬主导产业之势努力把长沙打造成为中部会展高地
近年来,长沙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支持会展工作发展,提出“打造中部会展高地、形成千亿会展产业”的奋斗目标,围绕推动会展经济走向“专业化、市场化、规范化、信息化、国际化”的战略目标,积极培育会展市场,下力打造会展品牌,长沙会展经济迎难而上、逆势上扬。随着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建成运营,重视、推动、发展会展经济已经成为了中央、省、市各级政府部门的共识,长沙会展业的历史机遇不期而至,长沙会展业的春天已悄然来临。
强化战略认知,汇聚合力协作的会展发展基础。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体会议制定的《关于率先建成全面小康加快实现基本现代化的意见》明确提出将长沙建成中部会展高地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一战略目标,首先是要提升各级各方面对会展产业的战略认知,始终坚定发展的信心,具备敢于担当的勇气。一是牢固树立“龙头”意识。会展业是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如果会展活动的直接价值为“1”的话,拉动其他经济体的间接价值就可以达到“9”。会展业既可直接促进内外贸易,也可拉动餐饮、物流、金融、旅游、广告等相关产业飞速发展。因为其强大的经济集聚、产业带动和品牌扩散效应,被誉为“城市的面包”。二是真正立起“平台”思维。会展是连接各方、通达四海的中介产业,是各种信息、各类商机的交汇中心,能够吸引海内外众多知名人士、行业巨头、品牌企业和重要商家参展洽谈,我们推动长沙会展业发展,就是要使长沙成为中部地区名副其实的交流互动平台、招商引资平台、融资兴业平台。三是切实发挥“窗口”效应。会展业的繁荣与否,是体现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一个品牌展会不仅能够汇聚巨大的信息流、技术流、贸易流、文化流、人才流和资金流,而且能够充分展示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位,提升城市知名度。长沙发展会展业,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让品牌展会和各种论坛成为宣传长沙的窗口,把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建设运营成为城市形象的标志。
挖掘湖湘特色,造就独树一帜的会展发展优势。湖南会展看长沙,打造具有国际品质和湖湘特色的会展品牌是长沙会展业跨越发展的基本途径。我们要建成中部会展高地,务必彰显湖湘文化和产业特色,培育和扶持更多湖湘会展品牌,不断增强会展发展实力和发展后劲。一是以论坛光大湖湘精神根脉。借助会展平台,将湖湘文化推向世界,乃至享誉全国,会展行业的优势凸显。岳麓山、岳麓书院作为传承湖湘精神的发源地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内涵。这两年来,岳麓书院讲坛、麓山学术论坛、麓山论剑 2015移动互联网岳麓峰会等年会、论坛题材不断被挖掘,丰富了长沙会展内涵,提升了长沙会展层次。我们发展会展经济就需要整合发展资源、弘扬麓山文化、拓展国际视野,打造以麓山为核心的系列国际化论坛、峰会、年会品牌,助力湖湘文化向世界开放,与世界先进文明融合升华。二是以节庆提升湖湘文化内质。积极培育“湖湘特色、中国风格、国际气派”的会展文化品牌,是长沙会展行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欣喜地看到,湖南国际旅游节、浏阳国际烟花节、橘洲音乐节、湘绣文化艺术节、雕塑文化艺术节等一大批具有湖湘文化特质、富有创意的节庆项目不断涌现,正在逐渐成为湖湘特色的国际化会展文化品牌,在带动会展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极大地提升了长沙的城市文化品位和地位。我们推动会展行业跨越发展,就是要充分挖掘、整合、升华本土文化内涵,充分展示湖湘文化的内涵气质和独特魅力,形成一系列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会展湘军”品牌。三是以展会立起湖湘产业标杆。当前,长沙产业结构逐步形成了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食品、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六大产业集群共同发展的模式,围绕这些千亿产业的发展进步,中国(长沙)国际矿物宝石博览会、中国中部(湖南)农博会、中国(长沙)国际工程机械配套件交易博览会、湖南国际车展等本土展会应运而生。这些本土展会,是提升本土产业国际品质的重要推手。未来的会展行业发展,一定要在提质改造本土展会下功夫,继续在创意策划、宣传推广、招商招展等方面给予帮助支持,扩大本土展会品牌价值和影响,增强在全国会展格局内的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力。
坚持扬长避短,形成互利共赢的会展发展格局。今天的长沙需要会展,发展的长沙更离不开会展。未来五年,是中国乃至全球会展业版图重新洗牌布局的关键时间段,也是长沙会展业跨越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在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助力、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加快建设等各种利好的背景下,长沙会展一定要顺势而为、主动作为。一是理顺体制机制。长沙曾经是全国第一个成立正县级会展管理机构的城市,在竞争优势渐失的今天,有为才能有位。我们会展办一定要担当抓总牵头、协调各方、服务保障的作用,进一步明晰职能职责,把握机遇、乘势而上,奋力拼搏、攻坚克难,充分摸清区县、园区和各部门的诉求,掌握国家各部委、各协会的动态,加强对内的横向联系和对外的合作联系,扶持并争取更多、更大、更有影响的会展项目落地生根。二是提升人才水平。人才是行业的支撑,人才是发展的根本。现在长沙会展行业最紧缺的是人才,最需要的是人才。要继续依托现有长沙高校,加强实践性教育,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模式,学习借鉴国内先进城市办展经验,下力引进高水平的会展企业和会展人才,开拓视野,增长才智,真正使长沙成为会展人才高地。三是发挥硬件优势。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建成运营后,长沙将形成“1+3”的会展场馆格局。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建设过程中,一定要边建设边配套、边建设边招商,既要做好主场馆建设的上篇文章,也要做好设施配套的下篇文章;既要做好建成后发展运营的准备工作,更要做好扶持政策配套的探索工作,实现预期目标,确保首战告捷。湖南国际会展中心、红星国际会展中心、省展览馆要不断改善硬件配套,提升服务质量,定位各自特色,真正形成相互依托、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
(长沙市会展办刘刚供稿)
上一篇:发力跨境电商 拓展国际市场
下一篇: 积极参加展会 拓展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