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 经贸研究

央行:第四季度CPI涨幅或扩大
2013-11-06 16:53:42   来源:   作者:

昨天,央行发布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称,央行下一阶段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重点是创造一个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促使市场主体形成合...

  昨天,央行发布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称,央行下一阶段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重点是“创造一个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促使市场主体形成合理和稳定的预期”。结合此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讲话,市场人士普遍认为,下一阶段央行“稳健货币政策”保持中性偏紧的概率较大。
 
前三季度“既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
 
  央行此次货币政策报告在货币政策的表态方面,仍然是“稳健货币政策”的口径;但从央行报告和近期李克强总理的讲话看,这一口径虽然没有改变,但和以往多用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做调整的做法相比,今年的“稳健货币政策”从原来偏宽松,变为中性偏紧。
 
  央行报告中首次用“既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这样的表述来描述今年以来的货币政策,即使6月份市场资金面一度紧张。
 
  这一表述也见于李克强总理此前在工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据《工人日报》周一刊登的讲话全文显示,李克强总理指出,稳增长、保就业的“第二种选择,就是坚持不扩大赤字,既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
 
  从市场利率来看,今年以来利率中枢明显上升,9月质押式债券回购和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3.49%和3.47%。2012年这两个数字分别是3.01%和2.93%。
 
  信达澳银基金认为,鉴于年内货币政策保持中性偏紧的概率较大,预计市场流动性将整体维持“紧平衡”格局。
 
  货币政策稳定之下“精准发力”
   
  稳健口径下的货币政策并非无为而治,在资金市场上今年以来反而显得跌宕起伏。
 
  央行在货币政策报告中称,货币政策应坚持总量稳定、结构优化的要求。“保持定力,精准发力,增强调控的针对性、协调性”。
 
  在公开市场操作上,这种特点较为明显。央行在今年6月末一反常态未如市场意料的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注入流动性,随即市场利率飞涨,当时隔夜拆借利率一度超过两位数。交易员当时普遍认为,央行有意引导和警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预期和资产负债管理。
 
  此次央行在货币政策报告中称,货币政策的“重点是创造一个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促使市场主体形成合理和稳定的预期,推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进入9月份之后,外汇占款快速增长,央行亦在公开市场上采取了连续净回笼资金的措施,明示市场流动性将不会过于宽松。
 
  巴克莱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常健此前认为,央行的操作可能意味着对资本流入的冲销,但随着人民币加速升值,这一举动可以看做是一个对流动性紧缩政策偏差的微调,央行政策轻微滑向货币紧缩,这表现了央行货币政策的立场。
 
  央行表示,继续根据国际收支和流动性供需形势,合理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常备借贷便利、短期流动性调节等工具组合,管理和调节好银行体系流动性,加强与市场和公众沟通,稳定预期,促进市场利率平稳运行。
 
流动性宽松中长期难复现
 
  “稳健货币政策”可能将不只是今年四季度的主基调,这一货币政策选择可能也将延续到明年。
 
  李克强总理在早先的讲话中称,“就货币来说,我们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余额3月末超过了100万亿元,已经是GDP的两倍了。换句话说,就是‘池子’里的货币已经很多了,再多发票子就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大家都知道,恶性通货膨胀,不仅干扰或者说破坏市场,而且会给人民生活带来巨大的副作用和压力,甚至造成人心惶惶。”这一表述明示了政府对货币刺激的谨慎态度。
 
  除了谨慎的态度外,经济数据也为这种政策选择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今年三季度GDP增速回升、CPI指数上升,此外,10月份PMI指数等先行指标也进一步回升,创下2012年4月以来最高数据。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滨认为,这些数据显示10月份经济活动保持了强劲增长势头。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四季度GDP增速虽有放缓,但仍会在较高水平上。朱海滨认为,在短期经济活动势头强劲,政策焦点是结构性改革。
 
  央行也在货币政策报告中表示,货币政策将“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小微企业信贷、三农信贷、消费金融,以及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和绿色环保等领域将获得进一步的信贷支持。而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将会进一步控制。
 
  此外,央行认为,近期受经济回升推动,PPI降幅趋于收窄,加之有基数效应的影响,四季度CPI同比涨幅也可能上行,从而对通胀预期产生影响。

上一篇:全面认识与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走势
下一篇:跨太平洋伙伴关系:香港与内地面对的挑战和机遇

分享到:
  企业列表
中小企业志愿服务工作站[详情]
高桥润川中东欧国家特色商品展示中心[详情]
湖南金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详情]
湘潭市电力工程机械厂[详情]
湖南新亚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详情]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工作动态 | 企业信息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湖南省宏远经贸研究院 91430102591001637G 电话:0731-89920760 传真:0731-89920760

单位地址:长沙市芙蓉区五一路98号省商务厅3号楼507-618 备案号:湘ICP备190227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