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 经贸研究

扩大湖南进口贸易 优化生产生活供给
2018-07-20 16:19:53   来源:   作者:

扩大湖南进口贸易 优化生产生活供给 长沙市商务局 文解亮2018年5月28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

                             扩大  南进口贸易  优化生产生活供给

                                  长沙市商务局  文解亮

                                    201852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里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动扩大进口,就是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也是要进一步扩大内需,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习近平宣布了中国扩大开放四项重大举措,主动扩大进口就是其中之一。身处内陆的湖南省,在国家扩大进口的战略中,将会迎来新一轮开放型经济发展机遇,大众百姓也将直接受惠来自国际市场的多元化福祉。

一.进口税收新政,有利湖南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幸福

    今年 3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从17%降至16%,将交通运输、建筑、基础电信服务等行业及农产品等货物的增值税税率从11%降至10%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明确,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或者进口货物,原适用17%11%税率的,税率分别调整为16%10%531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自201871日起,降低部分进口日用消费品的最惠国税率,涉及1449个税目,涵盖人民日常生活直接需要的各类消费品,主要集中在服装鞋帽、家居百货、文体用品类,家用电器类,食品饮料类,日化用品和医药健康类。这次降税也是2015年以来第四次降低日用消费品关税,涉及的税目是前四次降税总数的7倍,一般贸易额约380亿美元,平均税率由15.7%降为6.9%,平均降幅55.9%目前我省经济进入经济结构的调整期,产业结构升级正在加速进行,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新常态下,扩大进口有着重要意义。

(一)有利我省企业降低成本和重点项目建设。自51日起国家实施的增值税税率下调对湖南省外贸企业非常有利。以2017年湖南进口规模测算,初步预计全年对全省进口企业减税在5亿元左右。对进口企业而言,会降低其进口成本,特别是对无法进行增值税抵扣的企业来说,利好是直接的。其中对湖南三大钢铁企业湘钢、涟钢和冷钢影响较大,三家企业年进口铁矿石合计在2000万吨左右,原铁矿石进口零关税,增值税从17%降至16%后,在价格仍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进口环节可为三家企业减税约1亿元。2017年,我省企事业单位享受减免税政策共减免税款6.46亿元,同比增长33%,为三年来最高。2018年起,国家对企事业单位用于科研教学的仪器设备免征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对投资总额在5000万及以上的国内投资鼓励项目,企业在长沙海关就能办理项目确认;取消减免税备案环节,企业可同时申报减免税备案和首次免表审批,在网上即可完成减免税申请流程。这些政策进一步鼓励了我省企事业单位增加科研投入,方便了企业办理减免税手续,有利于我省重大项目建设落地。

(二)有利湖南企业“走出去”。我国继续对部分国家和地区的有关进口商品实施协定税率。其中进一步降税的有12个协定,具体为中国与东盟、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秘鲁、哥斯达黎加、瑞士、冰岛、格鲁吉亚、巴基斯坦自贸协定,以及内地分别与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的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维持商品范围和税率水平不变的有4个协定,具体为中国与新加坡、智利自贸协定,亚太贸易协定,以及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上述国家都是我省企业走出去的“一带一路”重点国家。这些双向优惠协定税率的实施,将进一步降低从上述国家和地区进出口货物的成本,助推湖南企业境外投资合作和贸易往来。

(三)有利全省企业设备更新和产业升级。国家继续对948项进口商品实施较低的暂定税率,鼓励先进设备、关键零部件和能源原材料进口,支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我省企业降低进口成本,发展先进装备制造,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海关总署出台新规:除飞机、船舶、机动车辆外的其他进口减免税货物,监管年限由5年缩短为3年。减免税货物监管年限的缩短,将进一步降低我省企业处置减免税设备成本,加快设备更新步伐。而扩大进口可以促进我省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促进传统产业向高级技术产业转移,从而调优我省的产业结构。

(四)有利于激发全省经济活力。长期以来,高进口关税的存在虽然保护了国产的消费品,但是这种保护弱化了国产消费品企业应对国际品牌的竞争力。降低关税税率、放开市场可以起到刺激竞争的作用,让国产消费品正面迎接国外产品的挑战,倒逼我省企业生产的消费品进一步提升档次和质量。如我省作为服装、汽车、乳品等产品的生产省份,降低前述产品的进口关税会在一定程度上挤压国产消费品市场,进而对国省内相关产业产生影响,但引进国外竞争,倒逼省内产业进一步升级,使省内企业看到差距,产生创新的压力和动力。当我省企业生产的产品体现出创新水平,消费附加值提高以后,消费者同样能够回流到我省的产品上来,不用担心我省相关产业危机四伏,引进国外同类产品竞争反而给省内相关产业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机会。

    (五)有利于促进居民消费回流,提振我省内需水平。据统计,手表、箱包、服装、酒、电子这5类产品的20个高端品牌消费品,国内市场价格比美国高51%,比法国高72%。部分商品国内外的价差较大,是境外消费需求旺盛的原因所在。进口关税下降将能给消费者带来实惠。如我省正在试点的允许汽车平行进口,增加了竞争,削弱了国外品牌经销商在湖南市场的垄断地位。也缩小了同一产品在湖南市场和国外市场的价差,中高收入阶层很可能不再舍近求远,将购买力转向在省内实现。据统计,我省居民每年在境外消费若有三分之一或者二分之一回流,就会拉动社会消费增长12个百分点,有助于缓解大规模代购和海外出游购物的热潮,引导约2000多亿元境外消费回流。

(六)有利于居民消费结构转型升级,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去年,中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3%,首次进入联合国划分的20%-30%的富足区间。从主要经济体发展经验看,这个阶段是居民消费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关键时期,食品、衣饰等传统消费支出在总消费中的比重明显下降,汽车、家电等耐用品消费,以及教育、文化、保健、旅游等服务性消费成为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转变、数量型消费向质量型消费转变、模仿型消费向个性化消费转变的趋势十分明显。在此情势下,积极扩大汽车等耐用消费品、抗癌药等优质药品进口,积极引进发达经济体教育培训、保健养老、金融理财等优质服务企业,既符合我省居民消费升级方向、加速国内供给侧改革,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于提升我省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具有重要意义。

二.  我省扩大进口情况及举措

十八大以来,湖南省委、省政府积极贯彻中央精神,高度重视开放型经济工作,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并在搭建进口平台、提升进口贸易便利化水平方面推出一系列举措,我省外贸进口增长迅猛。2017年,我省进出口总值2434.3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比,下同)增长39.8%。其中进口868.8亿元人民币,增长53.3%以电器及电子产品为主的高新技术机电产品进口增长迅猛,煤炭、大豆等大宗商品进口成倍增长。进口增幅较大的还有铁矿砂、集成电路、汽车零配件等。我省推行了下列主要做法:

   一是全面优化进口通关环境。入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放管服”改革,提出了打造最具竞争力通关环境的工作目标,在优化通关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推进进出口领域实现全国海关通关一体化,出台提高通关效率10项措施。实现了无布控、无税费、不涉证报关单的自动接单放行,解除了申报关区的限制,进出口企业可以选择任意地点进行报关。同时风控中心和税管中心的全面运营,确保全国海关执法更统一,真正实现了“全国海关如一关”。推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标准版建设;在长沙、郴州两地启动跨境一锁快速通关改革试点,我省成为继广东后第一个适用该通关新模式的省份。

二是开展提高通关效率专项行动。通过推动全国通关一体化、无纸化、电子支付、汇总征税、财关库银联网、自报自缴、“提前申报、运抵验放”等改革措施,大幅压缩了通关时间,通关时间由201612月份的进口28.56小时、出口1.86小时,压缩到201712月份的进口4.57小时,出口0.6小时,仅为全国平均水平(8.4小时、0.91小时)的一半和三分之二。20171-12月,进口平均通关时间为8.62小时,与去年同期相比压缩了71.4%,明显优于全国平均水平(15.87小时);出口平均通关时间为1.04小时,与去年同期相比压缩了54.4%,优于全国平均水平(1.11小时)。

三是进一步拓宽湖南进口物流渠道。去年,我省申报建设了6个指定口岸,离境退税和保税航油业务落地实施全面完成了3个特殊监管区域建设,全省海关特殊监管区和保税监管场所进出口翻番湘欧快线新开通5条新线路,长沙首开至胡志明市全货机航线在内陆率先开通湘粤港直通快车;开通快件和跨境电商商品从广州白云机场转关渠道;圆满完成单一窗口、压缩货物通关时间、降低合规成本、免除口岸作业相关费用等国家重点任务目前正在对长沙霞凝铁路货场进行扩建,正在争取国家口岸办支持批准口岸临时开放推动湖南企业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支持中欧班列常态化、规模化运营,已开通俄罗斯、德国、伊朗等国家10条线路,2017年我省中欧班列进出口货运量41.9万吨,增长3.9倍,进出口总额46亿元,增长1.1倍。2017年,我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贸易额587.2亿元,增长43.3%。

四是搭建新的进口平台。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株洲铜塘湾保税物流中心(B型)和郴州出口加工区升级为郴州综保区通过验收,并获批封关运行。目前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等16项新一批自贸区制度在我省综保区推行。2017年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一线进出境货物215.76亿元,增长48.4%。全力推进保税仓库建设,目前有6家公用保税仓和1家出口监管仓运营,3家公用保税仓在建,2017两仓进出口值12.15亿元,增长1.75倍。

五是降低企业进口通关成本。大力推动免除查验费用政策用在岳阳城陵矶新港落地,惠及进出口外贸企业共60余家。同时,在省政府领导下,长沙海关配合长沙市政府,将免除查验费用试点扩大至长沙霞凝港和长沙铁路北站等主要货运业务场所。相关部门主动为进口企业“定制”服务,如推行了多元化税收担保改革创新,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通过其集团下的湖南华菱钢铁集团财务公司为其提供担保,与银行担保相比,全年可节约担保手续费35万元,节约担保保证金7000万元,缓解了企业的流动资金压力。

今年,我省进口企业再享关检合一改革红利。根据海关总署公告,61日起将全面取消《入/出境货物通关单》,覆盖我省所有口岸的出入境法定检验检疫货物,预计出入境法检货物平均每批可因此节约23个小时的通关时间。1-4月份,我省外贸企业通关时间在去年大幅压缩71.5%的基础上,同比再压78.1%,出口通关时间在去年大幅压缩54.4%的基础上,同比再压50%进一步减少通关作业环节,缩短通关流程,降低企业成本。可以说,我省扩大进口的通道等基础工作在不断夯实。

三.进一步做好我省进口工作的建议

 2018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推进开放强省建设的关键一年。湖南省委、省政府从中长期发展的战略高度对加强进出口工作予以重视,出台了一系列助力发展的政策。笔者认为,我省在下述方面仍需发力,以充分发挥进口对我省制造业、服务业和提振内需的促进作用。

首先,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完善进口工作促进体系。今年以来,省里出台了《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关于加快推进开放崛起专项行动的通知》。 这两个文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助力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深入实施、助推全省开放型经济追赶式跨越发展的体系性文件。省发展开放型经济领导小组成员也在从顶层设计、政策支撑和行动抓手等方面入手,着力构建和完善开放崛起战略推进体系。目前,我省在招商引资、鼓励出口、支持境外投资合作方面的政策实施多年,趋于成熟,但是在如何引导和支持进口方面还缺乏顶层规划,政策支持亦是照办国家的政策,缺乏我省特色的政策支持体系,这一块建议省开放型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着手研究部署,尽早出台我省支持扩大进口的规划和具体政策。

其次,进一步推进通关便利化。扩大企业自报自缴范围;大力推进三互大通关建设,全面推广应用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标准版,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在去年顺利完成压缩货物通关时间三分之一的基础上,力争今年省内海关通关效率还有新的提升。要对进口商品类别进行清单管理;在服务进口方面,要建立和完善与服务贸易特点相适应的口岸通关管理模式;除加快推进全国海关通关一体化改革外,继续完善检验检疫制度,扩大采信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结果,推动检测认证结果及其标准的国际互认,缩短检验检疫时间;扩大跨境一锁快速通关改革应用,完善协作配合机制,更好发挥其对促进进口工作的效益。

 再次,进一步支持进口平台建设发展。全力推进在邵阳市及所辖县(市)设立公用保税仓试点工作,并逐步推广,形成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和公用型保税仓等三位一体的保税平台有序发展格局。支持霞凝铁路北站申报临时开放口岸,支持长沙申报药品进口指定口岸,支持黄花机场增开国际客、货运航线,支持中欧班列(湘欧快线)。加速发展城陵矶港-香港直航航线常态化运营,打造我省立体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物流通道。支持申报建设湖南自贸试验区,申请选择性征税、赋予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等试点,支持湖南申建跨境电商综试区、长沙高桥市场申建市场采购试点及其他开放型平台建设,积极推动新型贸易业态的健康发展。

第四,进一步扩大我省制造业急需的先进设备技术、加工贸易和资源性产品等进口。集成电路和精密电子、仪器仪表类商品等商品对于我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我省高端装备、轨道交通、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制造业向中高端环节跃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等方面,考虑建立《湖南省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对相关产品进口给予进口贴息支持,鼓励银行业等金融机构加大进口信贷支持力度,降低部分科教用品和科技开发用品进口关税;主动承接东部、前海地区和国外的技术资金密集型加工贸易项目来我省落户,通过扩大进口促进出口;扩大资源性产品进口,既可为我省经济发展和企业生产经营提供能源资源原材料保障,又可以减小全省经济发展的环境压力,要支持企业开展境外能源资源的开发,鼓励战略性资源回运,适度扩大再生资源进口。

第五,进一步科学引导支持满足湖南人民美好生活消费品进口。我省在生活消费品领域具有充分扩大进口的潜力。一是汽车、家用机器人、医药、医疗器械、化妆品、保健品等高端消费品,对于改善我省医疗和生活服务质量,提升居民福利的积极效应十分明显。二是肉类、乳品、酒品饮料等食品和高档服装、婴童用品、耐用电器类市场广大,扩大进口可降低通胀压力。三是基于高收入人群和老年人的储蓄偏多,可以通过扩大奢侈品进口拉动高收入人群的消费,同时扩大医药保健品甚至养老服务等进口,促进我省健康产业的发展,以拉动健康消费。为中国中部核心区域的湖南,要从湖南制造走向湖南消费,营造宽松的消费环境,努力扩大高端消费品进口,将更多的高端消费留在省内实现,促使高收入群体的购买力在省内释放,为我省经济的持续较快稳定增长提供更大的支撑力。

第六,进一步要加强对进口政策的宣传和人才队伍的培训,加强进口商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省内部分企业对运用优惠贸易协定享受税收优惠的意识不够强,习惯于在政策出台后再去套用政策,或认为向出口国申请优惠原产地证书比较麻烦等原因,加上缺乏外贸专业技术人才,导致从贸易协定国进口的本可享受税收优惠的商品而未享受。根据统计,2017年湖南省仍有131家企业涉及2010票报关单进口的商品未能享受优惠贸易协定税率,涉及可优惠税款额为1188.91万元。省开放型经济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继续通过各种宣传、培训、讲座等形式来宣讲政策,提升我省企业享受国家进口优惠政策、国家贸易协定优惠的能力水平。加强政策研究宣讲,指导地方政府、园区管委会和进出口企业用好用足综保区、保税仓库、航油保税、加工贸易、减免税等各项政策。对大宗商品进口,要更加注重发挥商协会等民间组织的协调作用,避免行业恶性竞争。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表明,进口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均对我省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我国有效扩大消费、投资和出口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注入了中长期动力。进口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的工作,只要我们以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国务院关于扩大进口的政策,结合湖南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指导性进口规划并完善配套政策,湖南将会在加强供给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融入全球价值链方面取得先机,也将为湖南人民追求美好生活方面提供更优质更丰富的选择。

 

   

上一篇: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要正确把握好五组关系
下一篇: 湖南与巴基斯坦投资合作迎来机遇

分享到:
0
  企业列表
中小企业志愿服务工作站[详情]
高桥润川中东欧国家特色商品展示中心[详情]
湖南金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详情]
湘潭市电力工程机械厂[详情]
湖南新亚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详情]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工作动态 | 企业信息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湖南省宏远经贸研究院 91430102591001637G 电话:0731-89920760 传真:0731-89920760

单位地址:长沙市芙蓉区五一路98号省商务厅3号楼507-618 备案号:湘ICP备190227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