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 经贸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去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4-10-23 09:44:45   来源:   作者:

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去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因素 (一)缺乏对国外有关法律法规和


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去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因素
    (一)缺乏对国外有关法律法规和市场情况的了解。一个市场的平衡有很多因素,包括当地政府、利益集团,民众、包括进入当地市场的国家间的利益等,如果不遵循现代国际经济秩序和规则,不能较好的处理与当地各种利益集团的关系,轻者会与所在国民众间造成利益上的摩擦,重者可能会产生对立情绪,引发安全事件等。
    (二)缺乏涉外职业人才。包括开拓国际市场所需的外语、外贸、法律、经营管理人才等,至使很多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基础就没打好,随之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价格、产品质量、安全、与其它集团的矛盾等,使得企业无法很好发展,甚而造成很严重的国际纠纷。
    (三)资金问题。2008年以来,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尤为突显,目前虽然在政府、银行及各类金融机构的努力有所改善,但仍远远没有解决,而开拓国际市场需要相当资金的投入,包括前期的市场调研,企业和产品的宣传,按国际市场要求改造生产条件和产品质量,开发适合新品,引进人才等均需资金,如果中小企业在国内经营尚且困难,何谈开拓国际市场?
    (四)没有清晰的国际市场开拓计划,目光短浅。一些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仅是为了捞一把,急功近利,没有很好的制定进入国际市场的发展计划,缺少本土化经营思路,忽视了必要的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缺乏社会成本意识,无法真正占领国际市场,这对国际化经营非常不利。
    (五)缺乏科学的产品质量和发展观。目前国际上对各类产品非常重视环保因素,如目前正大力提出的“低碳”经济,但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往对新品的开发缺乏持续的、长远的计划,使我国出口产品多处于较低的水平。而优质的产品质量、多样化的产品形式和完善的售后服务,是最终能否占领国际市场的决定因素,这些又恰恰是我国多数中小企业无法达到的,尤其是后两项,这些均直接影响了我国企业的产品出口。
    二、政府因素
    (一)立法滞后,缺乏法律依据。目前,国家在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方面还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企业在境外设立机构、工厂等,其安全方面也没有相应的条例或部门规章,难以依法行政,使有关部门对企业在海外的经营风险防范以及中国企业海外员工的安全等突出问题缺乏强有力的行政管理依据和手段。
    (二)缺乏临管机制。有关政府部门对企业对外投资合作尤其是对中小企业的海外投资管理还没有形成有效的、一致的监管机制,管理职能分散在商务部、工信部、发展改革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存在着职能交叉、职责不明的现象,一些部门“重审批”、“轻管理”的问题依然存在,其监督和管理工作步调也无法达到一致。
    (三)涉外公共服务服务体系尚不健全。没有建立专业的境外安全咨询机构,没有统一的发布有关涉外安全信息、预警、事故处理、善后的平台系统,也缺乏处理境外安全事件的专门机构,目前商务部有一支较好的队伍,但人员配置远远不够。
    (四)政府的财政支持不足。目前商务部设立有中小企业海外市场开拓资金,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参加一些国际展会,但资金量很小,申请程序也比较复杂。而对于涉外企业在境外出现的安全问题还没有专门的安全保障资金来支持或建立政府支持下的保险机制,一旦企业在境外出现安全问题,往往难以承受经济上的损失。



上一篇:中小企业跨国购并:另一种“走出去”
下一篇:中小企业如何从APEC中获益?

分享到:
  企业列表
中小企业志愿服务工作站[详情]
高桥润川中东欧国家特色商品展示中心[详情]
湖南金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详情]
湘潭市电力工程机械厂[详情]
湖南新亚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详情]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工作动态 | 企业信息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湖南省宏远经贸研究院 91430102591001637G 电话:0731-89920760 传真:0731-89920760

单位地址:长沙市芙蓉区五一路98号省商务厅3号楼507-618 备案号:湘ICP备19022708号-1